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方案
居民社区集中停放智能充电车棚建设方案
一、 方案概述
电动自行车是当下居民短途出行的普遍交通工具,长宁目前平均每4户人家就拥有一辆电瓶车,因此也为社区带来了停放管理和充电方面的难点、痛点,尤其是在历史条件下,导致老旧社区公共设施不健全、安全管理手段落后的情况,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居民为解决充电随意采用飞线、私接、混接等安全隐患极大的方式,威胁到了居民财产和人身的安全,致使社会反响和民生需求不断加大,为尽快解决这个现象,我区需要引入社会企业优势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以提供安全充电为基础,强化从车到棚的安全管理,建立一套车辆有序集中停放,配套安全充电服务,对场景实现火灾预警及防盗处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实行疏、堵结合,自行车进入集中停放车棚,车棚进出有门禁控制,车棚内安装起火点监测探头、消防烟雾感应、进出视频探头、铺设安全充电桩系统,楼宇电梯内安装电瓶车识别管控系统,所有设备状态和运行数据通过物联网网络汇聚到后端平台和可视化手机端,有效解决了社区电瓶车停放管理的痛点、难点,增强了相关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二、 方案依据
公安部出台的《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导则(试行)》
三、 方案建设目标
建立一个电动自行车存放场所智能信息化监管系统。该系统拥有:1)集成国内相关公司研制的图像识别和智能充电系统,开发应用智能化火焰监测、安全检测充电、电梯内电瓶车识别控制、安全智能电池管理等功能;2)形成服务社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存放场景的“4+X”系统方案,达到对每个充电设备、场景安全检测、紧急事件处置、电梯拦堵等事务的监管;3)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打通社区报警与街道接警及处置,并将数据信息纳入城市一网统管平台;4)为城域内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相关导航数据;
四、 方案内容
“4+X”方案其中4是指车棚智能充电系统、火焰检测探头、电插座式烟感、电瓶车电梯检测;X是指车棚进出门禁、监控探头、感应式安全电池;
1. 智能充电系统
车棚内需要安装物联网智能充电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该系统在安全性上具备充满自停、拔断自停、电流检测、短路保护、断电记忆、过载保护、通道故障检测、温度检测、实时监控;智能性上具备后台数据监控、设备实时自检、设备联网云平台管理、大数据监控、充电故障提醒断电记忆、异常提醒;便捷性上具备扫码支付、电站导航、手机监控、预约排队、充电信息实时查看、退费功能、智能语音等功能;系统需具备物联网通讯能力,支持通过手机操作可视化用户端和管理端,支持数据接入政府管理平台。
2. 车棚火焰检测探头
为降低车棚内发生了微小火情演变为更大火灾,在车棚内人工光照充分,达到或不低于100LUX的情况下,对普通液化气打火机的火焰(3cm高火焰),在4mm及以内焦距时,可在10米或更远处检出并报警,对标准2cm火盘(汽油煤油各半)的火焰,在4mm及以内焦距时,可以在25米外检测并报警;12mm焦距时,可以在100米外检测;全光谱火焰检测,可以检测各种火苗,典型的燃烧物导致的燃烧,包括不限于纸张,酒精,汽油,煤油,木柴,融化的金属,氢气,焊接,乙炔,蜡烛,火彩,打火机等,从火焰出现开始,最大检测时间不超过10秒,且不会因2米外各种霓虹灯、播放器播放的火焰场景、灯光闪烁、地面反射的灯光,手机补光灯等产生误报,设备数据可与第三方平台对接。
3. 电插座式烟感
应用业内先进的国际sepro烟雾感应标准技术,感应器体积更小,可集成于充电插座内,使感应更接近火源爆发点;该设备区别于目前通常的红外线反射技术,能够区分开不同的烟雾,把烟雾跟其他的一些水汽、雾霾准确区分,从而降低误报;类似皮肤的感应模式,不需要中间的的灰尘隔离区,该设备可融合进入充电系统的物联网平台,具有通讯故障低、工作续航能力强等特点。
4. 电瓶车电梯检测
杜绝电瓶车上楼停放或充电,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在电梯内安置专用图像识别摄像头,并与电梯光幕联动,对推电瓶车进入电梯的住户进行语音劝阻,电梯门无法关闭停止运行,待电动车退出后电梯恢复运行。此装置会有效的阻止电瓶车上楼的现象发生。

5. 安全电池系统
新型BMS电池系统研制,根据系统的监管要求,围绕通讯、稳压稳流、定位、电量检测、温度监控、防爆熔断、远端管理等功能要求,集成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芯片技术,提升新型BMS电池系统:配备了新型BMS系统的安全电池,会针对系统内的充电过程监管达到智能化要求,重点围绕智能电池和充电系统的通讯接口、断电保护、过压保护等兼容性技术要求,研究系统间融合对接,达到智能化安全监管要求。